Monday, August 8, 2011

轉帖: 陶傑 語文局限思想

特區「替補機制」這場仗,輸得實在慘。企圖操導香港選民的補選權,豈知把自己的面子和公信力通通輸光。這是所謂「港英」政府永遠不會犯的大錯。因為在中國語文裏,要盡快「填補漏洞」這句話,一語蔽目,遮掩了正常的判斷─「亡羊補牢,未為晚也」,中國皇帝系統裏的語文,把國家當作一個大羊圈,羊圈給咬破了一角,跑了幾隻,趕快把漏洞補掉。亡羊補牢,中國人聚居的地方,即是監牢了。馬克思說,存在決定意識,而意識又決定了語言。使用奴隸色彩的語言太久了,一個民族決不會有民主的意識。特區政務官,接受英國白人領導時好好的,換一支旗,就成為笨蛋特攻隊,就是這個道理。由頭到尾,特區使用的中文,都叫「填補漏洞」,把一座立法會當作監獄,有五個囚犯偷偷的鑿穿了囚室的幾塊磚頭,跑了。監獄長出現了,氣急敗壞,下令特區這夥獄卒趕快把那個洞填上,而且還要加固兩分。議會民主是英語文化的產物。就像幾條錦鯉,要用清澈的淡水來養,而不是汙濁的鹹水。英語本身沒有帝王的意識,民主有沒有弊端呢?有。但邱吉爾說,「矯正民主的弊端,唯一的辦法是更多的民主。」這句話,對於使用中文的消費者─也就是從小背誦「亡羊補牢」之類成語的人─永遠無法明白。特府的一夥局長公公,雖然也會點英文,也一樣不明白,因為英文幾十年來只是他們寫文件傳字條的工作語言(Working Language),是工具,而不是文化,就像香港人到法國文化協會學三個月法文,只為了去法國買紅酒看莊園時,看得懂酒名和價錢。這樣就砸鍋了,沒有辦法,世上的文化是不平等的。議會民主,理性辯論,許多國家,任他摸石頭過河再摸三百年,不幸都天生缺乏改革的能力,這是最科學的論斷事實。